在筱崎教材中每本總是有幾首特別「冗長」的曲子,小提琴教學教材,如第一冊的《小星星變奏曲》、第二冊的《春神來了變奏曲》等,相對龐大的篇幅往往令人耐心缺缺,該如何用孩子的語言讓他們理解變奏曲式,提升練習興趣呢?學小提琴的興趣.
我:「知道Elsa 嗎?」
學生:「知道~」
我:「你收集了很多Elsa 的相關產品嗎?」
學生:「當然有!!我有Elsa 的樂高玩具、鉛筆盒、筆記本、洋裝……」
我:「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管是鉛筆盒還是筆記本,他們全部都使用了Elsa 的主題對吧!」
這與變奏曲的道理相同,作曲家首先創作了一段簡單易懂的旋律,接者作曲家加入巧思將這段旋律加入了許多變化,讓它聽起來跟原本的旋律好像不一樣了,但仔細聽就可以發現,其實它還是原本的那個主題,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藏在裡面而已。
演奏變奏曲的樂趣
整首變奏曲雖然由許多段小段落組成,但從頭到尾其實只使用了一個主題。演奏變奏曲的樂趣所在就是如何成功將作曲家以各種有趣的方法,好好“藏”在每一段落的主題旋律都完整找出來!
這時候我會請學生先將原本的主題先練習過一遍,接者先讀譜,用筆將每段變奏的主題標示出來,接者透過示範與學生進一步討論,是否有順利聽到這些被“藏“起來的主題。
延伸閱讀: 學小提琴之前必看的7個重點
最後,我們來欣賞小提琴曲目中深受歡迎的三首變奏曲,這三位作曲家自己同時也是當代有名的小提琴家~你聽出藏在裡面的主題了嗎?
1克萊斯勒《柯雷里主題變奏曲》
↑小提琴家歐伊史特拉夫演出
2.柯雷里《佛利亞舞曲》/Suzuki改編版本
↑日本小提琴家 Miho Hakamata演出
3.維塔利《夏康》
↑小提琴家海飛茲演出,伴奏為罕見的管風琴改編版本
作者洪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