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小提琴具備那些特色?
- 小提琴聲音的強度一定會足夠,比如說在寬廣的室內場地內演奏時,小提琴聲音能夠讓最後一排的觀眾都能聽得清楚,這些都只是好的提琴的基本條件。
- 更細膩的感受會歸納以下幾個條件:
- 乾淨的聲音:就是小提琴指發出聲音時,不會帶出任何不悅耳的雜音,雖然小提琴演奏技術也佔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小提琴樂器本身的條件也會是重要因素。
- 小提琴柔和的音色:尖銳高亢的聲音是無法使人長期陶醉在其中的,小提琴柔和的聲音才更能撥動人心弦,並且更能夠凸顯高亢的樂聲美妙之處,因此能夠拉出柔和的音色是一大重點。
- 小提琴聲音的靈敏度:與強度是一種相互矛盾的存在,這個問題如何取捨就取決於製琴師本身或是演奏譜中的較為適合的琴聲,阿瑪蒂的琴會比斯特拉瓦利琴更具靈敏度,但強度及豐滿方面則是斯特拉瓦利琴更勝一籌。
- 小提琴音的均勻性:有些琴會偏向高音較為出色,但是低音就會沒力,好的提琴會是兩者俱全的存在。
- 小提琴迷人的光彩:除了本身主音色外,在演奏時會帶出額外悅耳的自然泛音,比一般樂器更容易發出這個附加效果,琴聲會更加的優美動人。
- 原木的弦聲:讓人感受到聲音是透過琴聲的木頭而發出,而非金屬的聲音如此的高冷,音色會更有溫度,且達到更完整共鳴,而不是單單只有弦的震動
其實這世界上能都達到以上的條件的提琴少之又少,雖然現在的科技進步速,但是因為時間的演進也造成技術的遺失,有些關鍵的技術已經被遺落在文藝復興的時代當中了,而且木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因此從古至今的小提琴演奏家都會擁有數把琴來因應不同場地在配上不同曲風的呈現。
小提琴聲音太過宏亮是什麼原因啊?
- 提琴的底板和面板太厚,琴板就會太多多餘的高頻振動。
- 油漆塗太厚質地又太硬,等同於面板變厚,又會遇到相同的問題。
- 不合的配件導致提琴張力過大,音柱太緊、琴碼太厚都會造成琴聲太響亮。
相反的如果小提琴太低沉的原因呢?
- 提琴尺寸過大,讓小提琴體積接近中提琴,會導致小提琴聲音偏像是中提琴那般低沉。
- 弧度太平,提琴會比較容易發出聲音,但是聲音會趨向低沉。
- 琴板做得太薄,會導致聲音有無力感,演奏長篇曲目時,就會只能發出低沉聲音。
提琴會產生其他雜音的原因?
1.指板變形。
2.弦枕弦槽太深。
3.琴弦包皮脫落。
4.提琴微調螺絲鬆脫。
5.琴緣鬆脫。
提琴如果發現有雜音出現,就一定要停下來從頭檢查到尾,一步步仔細的檢查,由外而內,若問題不解決只會越來越嚴重,因此要盡早解決。
什麼是狼音?應該如何解決?
小提琴狼音會發生在提琴的某個音域上的不悅耳的音,多數原因是在於某部分面板太薄,讓演奏時震動過大,造成太多多餘的聲音,會建議先調整音柱位置,在不行就會考慮將音柱加粗,或是降低琴碼高度來降低琴弦壓力達到減低狼音,再不行可以裝上市售的狼音滅音器,但是要注意的是以上這些動作都會導致聲音的變化。
舊提琴一定會比新提琴好嗎?
答案是不一定,各有各的特色,一般來說,相同品質的琴種,會因為年份越老,因為木頭會更加紮實,讓震動會變得更好,反應較為靈敏,較適合拉奏偏向古典曲目,因為韻味會比新提琴更加的足夠,相反的新提琴較更好的穿透力,比舊提琴更適合拉奏流行樂,或是快節奏的曲目。
因為到現在可以透過科技分析木料,因此更能掌握製作後所拉奏出的音色,因此新提琴不一定比舊提琴音色差,但是根據物理學原理,高頻聲音的傳送能力比低頻聲音好很多,高亢的琴聲才能較多高頻震動,小提琴較中提琴與大提琴會傳得更遠,會隨著距離的遠近會產生聲音的落差感;有經過長時間的拉奏的琴,琴聲會擁有更多的泛音,聲音會比新琴更好聽。
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提琴呢?
首要的考慮點是要聽聽看音色,但是不能忽略外觀的完整度,因為小提琴本身是可以說話的藝術品,音色與外觀都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開始尋找一定會找到屬於你的那把小提琴,因為那把小提琴也在尋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