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學習小提琴需先知道的重點
學小提琴第一:
小提琴記譜是使用高音譜記號記載,建議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先花點心思將高音譜所涵蓋的音域讀熟,方便後續學習上隨著程度提升,樂曲使用音域變廣後,能夠較輕鬆的閱讀樂譜。
學小提琴第二:
小提琴的指法與鋼琴不同,由於小提琴左手大拇指並非使用於按弦功能,所以小提琴的1指是從食指開始計算,而0代表的則是空弦(不按任何指頭)。指法並非只有一種能夠使用,因此學習者在樂譜中也會看到作者寫兩種指法在同一個音上面供參考,通常筆者會建議學生先行練習一種,待之後學習其他技巧有搭配到後,可再回來練習另外一種。
學小提琴第三:
小提琴共使用到七個把位,由於部分樂曲把位間常會頻繁替換,因此學習者必須記得,左手需保持放鬆(特別是大拇指),方便在移動位置時不會卡住。
學小提琴第四:
小提琴不像吉他一樣有琴格能夠判斷音高位置,在練習上需要多用耳朵辨別自己音高是否準確,通常初學者在學習時,教師常常會將4隻手指頭的位置用貼指標示出來,就是為了透過貼紙提醒位置,培養學習者在練習過程中能夠透過多次按壓正確聆聽,具備基礎音感。
學習小提琴前,是否要先學鋼琴呢?
曾經有學生跟我分享他小時候的學習過程中提到,他原本對小提琴極有興趣,後來詢問指導她姐姐的鋼琴老師後,那位老師建議她先跟著一起學鋼琴,說一定要先學鋼琴當基礎之後再去學小提琴比較好,結果造成她花了非常長一段時間在學鋼琴,但並不喜歡這樣樂器,結果後來久了也開始沒興趣,之後就放棄學習音樂,結果到出來社會開始工作後,想圓小時候沒達程的夢想,於是找到我指導她小提琴的部分,關於聽到這樣的一番話我其實保持些許質疑態度。
以上這位老師的說法,並非全然正確,在幼兒第一次進入樂器學習時,由於不認識音樂符號,根本不懂那些豆芽菜、音樂術語到底是甚麼東西,所以多數老師在指導剛起步的孩子們,通常會用樂理書籍輔助教學,讓小孩子可以懂得音樂的專屬語言,幫助孩子讀懂樂譜,所以上述說法,對於先安排鋼琴課程讓這位學生能夠先懂了樂理,認識音符後再去學小提琴的部分我認同(但其實在小提琴課程時許多教材也有樂理教學,甚至有樂理書籍直接是為了學提琴的孩子設計的),而對於他說的一定要學了鋼琴才能去學小提琴的這個順序案排,我就非常存疑了。
歐洲許多國家中,義務教育階段並沒有所謂的音樂班,也就是孩子們透過校內體驗音樂樂器等相關課程,每種樂器可能會碰觸到短暫時間,並不會專精,若是有興趣的孩子,家長就會在外面尋找師資個別指導,待學習過後再考進各大音樂學院進行栽培,換句話說,在那些國家中並沒有像台灣一樣,從國小三年級就有音樂班可以就讀,且規定孩子需具備兩樣樂器的學習(不論主修為何,其中一樣規定就是鋼琴,在三年級一進入學校就會進行課程安排,變成所謂的主副修),也就是說,國外的孩子若是對某樂器有興趣,就可以自己找專業教師指導,所以並非所有人皆會先從鋼琴開始學習基礎,才有辦法進入其他樂器的課程喔。
因此根據筆者數十年來的教學經驗,許多學生在沒接觸過鋼琴的狀況下,直接選擇學習小提琴絕對是可以的喔,並不會對學習過程造成甚麼阻礙的!
更多學習小提琴資訊 請點選 ==> 棋洪提琴
小提琴五線譜樂理知識
五線譜樂理知識(一)全音符
這個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它是音符家族的老大哥,其他音符的時值都比它短,而且要以它為準。
全音符的音長是四分音符的4倍,即4/4拍中的4拍。類似的,樂譜中的“若干分”音符的音長都是全音符相應分之一:二分音符的音長是其二分之一,八分音符的音長是其八分之一,以此類推。
在休止符中,對應有著同樣音長的是全休止符,通常表示為一個實心的長方形記號,“掛”在從上數起的第二條譜線,即第四線上。
五線譜樂理知識(二) 二分音符
由一條符桿和一個空心符頭組成的音符叫“二分音符”。它的時值是全音符的1/2。
二分音符有2拍,時值是全音符的1/2。在歌曲結尾處經常使用。
五線譜樂理知識(三) 四分音符
四分音符是指一種音符時值,在五線譜記法中,四分音符是一個實心的橢圓符頭加上一個不帶符尾的符桿。四分音符的音長是全音符的四分之一。
當符頭位於五線譜第三線上方時,符桿朝下,否則符桿朝上,符桿改變方向時,符頭的方向也要作相應改變。當符頭位於第三線上時,符桿可朝上也可朝下。四分音符的音長是全音符的四分之一,即4/4拍中的一拍。二分音符的音長是其2倍,八分音符的音長是其二分之一,十六分音符的音長是其四分之一等等。
五線譜樂理知識(四) 八分音符
將全音符八等分的話就可以得到八分音符。分得越多時值越短,8分音符的時值是全音符的1/8,由於全音符為四拍,所以八分音符為半拍。在五線譜記法中,八分音符表示為一個實心的橢圓符頭加上一個帶一條旗幟狀的符尾的符桿。
八分音符的音長是全音符的八分之一,即4/4拍中的半拍,3/8或6/8拍中的一拍。二分音符的音長是其四倍,四分音符的音長是其二倍,十六分音符的音長是其二分之一,等等。簡單來說,八分音符等於半拍,十六分音符等於四分之一拍,依次減半……
五線譜樂理知識(五) 十六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它比八分音符還要小一半。(它等於全音符1/16的時值)一拍可以分成均等的四份,每份都是十六分音符,並且比八分音符要快一倍的速度,在一個整拍裡的十六分音符有兩個在落拍上,另兩個則在起拍上。
十六分音符的音長是全音符的十六分之一,即4/4拍中的四分之一拍,3/8或6/8拍中的半拍。二分音符的音長是其八倍,四分音符的音長是其四倍,八分音符的音長是其二倍,六十四分音符的音長是其四分之一。
五線譜樂理知識(六) 三十二分音符
三十二分音符是音樂記譜中的一種音符時值。在五線譜記法中,三十二分音符表示為一個實心的橢圓符頭加上一個帶三條旗幟狀的符尾的符桿。
當三十二分音符與其它有符尾的音符連寫時,可以共用符尾(也是一般的情形),這時旗幟狀的符尾變為三根連接用的短線。當符頭位於五線譜第三線上方(包括第三線)時,符桿朝下,否則符桿朝上,符桿改變方向時,符頭的左右方向也要作相應改變。符尾的上下方向也改變,但始終在符桿右邊。三十二分音符的音長是全音符的三十二分之一,即4/4拍中的八分之一拍,3/8或6/8拍中的四分之一拍。二分音符的音長是其十六倍,四分音符的音長是其八倍,八分音符的音長是其四倍,六十四分音符的音長是其二分之一。
臨時記號共有五種:
(1)、「#」升記號:又稱升號、升音符,是在樂譜中,放在音符前面的變音記號,代表這個音符的音高要比標定的高半音。
(2)、「b」降記號 :又稱降音符、降號,是在五線譜樂譜中,放在音符前面的變音記號,代表這個音符的音高要比標定的低半音。
在十二平均律理論中,降C等於正常的B音,降G等升F。但在經典音樂理論中,升半音和降半音是由五度音高推演出來的,兩個音之間尚有微小的差別。
這兩種記號都表明符號後面緊跟著的音要升高半個音,或者降低半個音。
(3)、「×」重升記號:用×表示升兩個半音,也就是一個全音。但應用的很罕見。
(4)、「bb」重降記號 :用兩個降號並列表示降兩個半音,也就是一個音高。此外還有降三個半音高的三降號(三降),用三個降號疊加表示,但應用的很罕見。
3、4兩種記號表明緊跟在後面的那個音要升高全音或降低全音。
(5)、「♮」還原記號:本位記號,是在樂譜中,放在音符前面的變音記號,被還原的音符稱為還原音或本位音。它表示將某一音符前的升號或降號取消(包括重升音符和重降音符),還原成該音符原本的音高。
若要將某原為升音的音符改成重升音,則只需直接加上重升號;但把重升音改作升音,則應先加上還原號再加升號。重降音改作降音、升降音互轉同理。
提琴弓法記號:
Bowing[英]弓法。
arco[意]弓奏。
pizz[意]撥奏。
+ 左手撥弦。
up bow[英]上弓。記號為「∨」
down bow[英]下弓。記號為「∩」
G.B. [德]全弓。Ganzer Bogen之簡記。同whole bow[英]
O.H. [德]上半弓。Obere之簡記。同upper half bow[英]
U.H. [德]下半弓。Unter halfte之簡記。同lower half bow[英]
M. [德]中弓。Mitel之簡記。同middle bow[英]au centre [法]
Sp. [德]弓尖。Spitze之縮寫。同point或tip[英]Punta[意、西]
Fr. [德]弓根。frosch之縮寫。同nut[英]talon[法]talone[意]
legato [意]連弓。連貫圓滑地。
staccato [意]連頓弓。斷奏。
detache [法]分弓。
martele [法]頓弓。
portato [意]波弓。介於連奏與斷奏之間。
spiccato [意]控控制跳弓。又稱人工跳弓、擊跳弓。
sautille [法]自然跳弓。又稱彈跳弓。同saltato、saltando[意]
staccat volante [意]飛弓。離弦的連頓弓。
ricochet [法]拋弓。一般用下弓和靠弓尖三分之一的部位演奏。
arpeggiando [意]琶音跳弓。用拋弓演奏分散和弦。
trem [意]碎弓。又稱震音。remolo之縮寫。
參考網路資料整理
與棋洪提琴聯絡方式有下列3種方式
1.連絡電話:0937-518-104 邱老師
2.用line搜尋line ID: @bcr9337z
點擊下方圖案可立即加 棋洪提琴 line 好友諮詢
台